2010年2月21日星期日

杭州房地产书记王国平简历及其家庭背景

中铁股份施工负责人称事先已发现隐患并上报但杭州市政府不理睬,赵铁锤和杭州市长表示不相信- -| 回首页 | 2008年索引 | - -年终福州和广东保姆市场价格趋降,只因纺织女工加入竞争

杭州房地产书记王国平简历及其家庭背景

                                      

来自百度百科:

王国平,男,汉族,1950年1月生,四川开江人。大学普通班毕业。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工程师

  历任:

  富阳县春江公社知青;

  黑龙江省呼中区林业局第一筑路工程处副连长;

  杭州市重工机修厂职工;

  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稀冶专业学生;

  浙江化工研究所三废室副组长、轻化室党支部副书记、所党委副书记;

  余杭市委副书记、书记;

  杭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杭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杭州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

  1993年12月至1998年1月嘉兴市委书记;

  1998年1月至1998年12月浙江省省长助理;

  1998年12月至2000年4月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

  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

  2002年4月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8年10月22日王国平在杭州市委党校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宣讲报告会上的讲话》,称房价大跌最终受害者是百姓。此讲话一出立即遭到网友痛斥。讲话内容概要如下:

  杭州个人房贷余额超千亿

  目前杭州88%的家庭拥有自有住房,个人购房贷款余额达1077亿元。一旦杭州楼市大落、房价大跌,这些家庭的资产就会大幅缩水,部分贷款购房的家庭甚至会变为"零资产"、"负资产",并可能因此引发大量"断供"事件,甚至拖垮银行。

  房地产业是杭州的支柱产业,也是带动性很强的龙头产业。一旦杭州楼市大落、房价大跌,必然导致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进而拖累建筑、建材、家电、设计装潢、金融保险、广告传媒、旅游休闲、餐饮娱乐等行业,造成经济萎缩、失业增多、税收减少、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

  房价大跌最终受害的是百姓

  土地市场与房产市场息息相关。

  王国平认为:"一旦杭州楼市大落、房价大跌,土地市场必将进入不景气周期,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会大幅减少,相应地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民生保障资金也会大幅减少,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更严重的是,资产缩水、失业增加、公共服务减少,最终必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必须努力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保持杭州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危机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处置危机,必须又快又重,出手早、下药猛,否则就会付出更大的、不必要的代价。"

  "房地产新政"是适时的

  应对全球化的金融危机,杭州要把培育消费热点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也就是要努力巩固住房、汽车、旅游、通信、商贸等5大传统消费热点,积极培育文化、健身、信息等3大新兴消费热点。

  王国平说,现在看起来,杭州推出的"房地产新政",完全符合中央要求,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

  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已联合制定了一套房地产 "救市"方案,出台政策只是时间问题。现在全国已有18个城市出台"救楼市"政策,这也说明杭州出台"房地产新政"是适时的、正确的。

关于房产救市的背景

1.这位杭州市委书记是中国典型的,他老子就是前杭州市委书记,他老婆也是高干子女,是前杭州组织部部长的女儿,呵呵,典型的政治联姻。

  2.2000年后,这位杭州市委书记眼看上调中央无望,也没闲着,投入了中国轰轰烈烈的房价上涨运动,她老婆现在是杭州某房产公司的老总,她老婆的弟弟以前是搞旅游酒店的,后来也投入到房地产。

  3.他老婆弟弟的儿子04年大学毕业以后,搞了一个投资公司,说是投资保健品和广告,但实际上是高利贷公司,放高利贷给那些炒房的人。

  4.这样,这个家族靠着老子打下的天下,掌握了杭州的行政资源,市委书记批土地给老婆和小舅子,他老婆和小舅子造房子卖给那些炒房的人,他小舅子的儿子又把他们家族的闲钱和利润高利贷给那些炒房的人来推高房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房地产链,这个家族始终贯穿这个利益链,并且是主宰者和最大的获利者。也就这样他们把杭州的房价炒到了市区2万每平米以上,郊区(很偏的郊区)一万每平米以上的水平,06年底到07年初,房价直接翻了一翻,成为中国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只落后上海,北京,排名第三。

  5.这种官僚资本主导下的高房价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下尤其如此。一旦房价下跌,那些高利贷炒房的人会最先抗不住,因为没有老百姓去接盘,他们就还不出高利贷,没有了这些人,杭州的房子基本上就卖不出去,这位杭州市委书记的老婆和小舅子手上的楼盘和土地就没法出手,当银行要他们还贷款的时候他们的资金链出问题的时候就是这个家族要出问题的时候了,那么这位杭州市委书记的官位还能保吗?

------------

属于临死也要狠捞一把的贪官。快到退休年龄了。到政协去欢度晚年吧。

-----------

王国平的父亲叫王平夷,是解放初期的杭州市委书记,在文革期间被杭州第一棉纺厂和浙江麻纺厂的职工批斗死的,所以王国平上台让这两个厂集体下岗情有可原的。

王国平的母亲是杭州妇联的领导,他的妹妹王国娟是主管杭州市退休人员福利待遇的。

王国平的夫人是原广厦房地产的财务老总,据说犯有严重经济问题,因为担心影响王的仕途,已经作了假离婚。广厦是浙江省房地产的巨鳄。所以王夫人出事后,杭州所有上榜的地产公司都为其拆资填补亏空。

王本人属于很会做官的那一类人,王一上台,为了讨好中央领导江XX,把江XX的姐姐从杭州小营社区的,普通平民居所搬家到了有警卫值班的浙江省军区,并且帮助江XX的姐姐其中的一个公子当上了浙江美术学院的院长,现在浙江美术学院在王的一手经营下,已经成了中国美术学院,江XX的外甥自然也成了部级干部。而另一位公子则无业,王国平拆资金几千万,建成的ZHONGZHU大厦,让江XX姐姐的另一位公子去了该大厦做老总。

后期王国平为了与席XX套近乎,故意拉拢与席XX私交笃厚的蔡X,并促成蔡X来杭州做市长,真可谓用心良苦。

王的人品怎么看怎么感觉象当代官场的和绅,也不知道今后什么人来清算他?

(本文来自搜狐网)

------------

看来父子两代都要被群众批斗死。

报应。

-----------

王平夷

  生卒年月:1912-1970

  籍贯:四川开江

  简介:王平夷,又名正煊,1938年,响应党的"到抗日前线去"、"到敌后方去"的号召,来浙江工作,在金华的《浙江潮》周刊担任编辑,并于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王平夷随南下大军来到杭州,先是任市劳动局长、市财委副主任等职,1953年6月任市委副书记兼副市长,1955年任市委第二书记,1962年任市委书记。由于市委第一书记、市长长期由省委领导兼任,1953年6月起,他实际上主持着市委、市政府的全面工作。他在主持杭州工作期间,对杭州工业基础的奠定,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的发展等方面,多有建树。在十年内乱中,王平夷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帮派体系迫害致死。1978 年,中共杭州市委决定,报经省委批准,给王平夷平反昭雪,并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

救市就是救贪官,不然资金链一断裂,贪官就要现形。

王的妻子,子女和亲属都用化名在杭州各大本地房地产公司有股份,所以这些公司抱团不降价,就是看中王国平这个政治代言人的实力。但万科不是本地企业,根本不鸟他,降了他也只好干瞪眼。

公布家庭财产是民主国家法制社会对公职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如果共产党敢做这一点,多少房地产书记和市长都得死。

【作者: roomx】【访问统计: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00:20】【注册】【打印】


====================================================================================

我眼中的王国平

    作为一名曾经屯垦戍边的知青和杭州最早的红卫兵,我眼中的王国平当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共产党的市委书记。虽然具有同样背景、经历和资历的陈同海,最后仍然堕落成为一个腐败的贪官。

    杭州一中、二中和四中曾经聚集了当时杭州市党政军所有领导干部的子女,因此曾经是杭州最著名的"贵族学校"。其中,杭一中以省委的子女为多,杭二中以市委的子女为多,而杭四中则以省军区的子女为多。作为解放后杭州最早的两位市委书记陈伟达(后调任浙江省委副书记)和王平夷,其儿子陈同海是杭一中的学生,王国平则是杭二中的学生。

    1966年,由杭一中、杭二中和杭四中为主的中学生共同组建了杭州的第一支红卫兵,被称为"红一司"(红卫兵第一司令部)。后来,由四人帮分子、当时杭州美院(现中国美院)的学生张永生组建的红卫兵,则被称为"红三司"(红卫兵第三司令部)。杭州文革初期的学生斗争,主要是在"红一司"和"红三司"之间展开的。但,随着四人帮逐渐把持了国家和政府的权力,"红一司"自然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其成员大部分是最早被"发配"到农村和边疆去的。而"红一司"也就变成了"黑一司",从表面看,是因其袖章为红底黑字,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他们是四人帮最早的反对者。陈同海和王国平也是"黑一司"的成员,即杭州最早的红卫兵。

    王国平的父亲王平夷虽然不是杭州最早的市委书记,但却是杭州任职年限最长的市委书记。1953年6月任市委副书记兼副市长,1955年任市委第二书记,1962年任市委书记。由于市委第一书记、市长长期由省委领导兼任,1953年6月起,他实际上主持着市委、市政府的全面工作。他在主持杭州工作期间,对杭州工业基础的奠定,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70年,王平夷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杭州最应该铭记王平夷的,就是他在文革期间力保灵隐寺的事。关于这件事,网上有许多记载。但所有记载都没有能够反映出这一事件的艰巨与复杂。从网上流传的 "故事"看,当时主张把灵隐寺当作"四旧"砸毁的主要是杭州各中学的红卫兵,而反对砸庙的主要是浙江大学和杭州大学的红卫兵。当"砸庙"的中学红卫兵先期到达灵隐寺时,浙江大学的"护庙"红卫兵才赶来阻止。这里有二个重要的细节被忽略了――1.凭借当时红卫兵的疯狂,先期到达的砸庙者为什么没有及时动手?2.浙江大学的护庙者又是怎么知道有人砸庙的?正是这两个被忽略细节,才真正体现了王平夷在保护灵隐古寺这一事件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事实是,当时的杭州公安局二处(治安处)是最早得知"砸庙"消息的,为了拖延时间,由市局最机密的负责反谍报工作的特勤人员化装成红卫兵与砸庙者进行周旋,然后又把这一消息通过已经打入浙大红卫兵组织的特勤人员"通报"给浙大的红卫兵。于是才有了接下来"砸庙"与"护庙"的斗争。在争取了时间后,王平夷立即向中央和周恩来汇报。最后,是周恩来的指示才使砸庙的红卫兵放弃了他们愚蠢的行为。

    说实话,这一事实反映了中国文化大革命最微妙、最隐秘的一段历史。而据我所知,迄今为止这段历史从来都没有引起文革研究者的注意和重视――事实上,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到各地方政府原有权力的运行被彻底颠覆之前,有一个短暂的"真空期"。在这一短暂的"真空期"内,各个地方政府的安全保卫机关仍然按照原有的逻辑有效地运行。在没有得到明确的指令前,他们首先把红卫兵视作一个违法组织,采取了"内控"、"打入"等各种秘密工作的特殊手段。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当时作为杭州市委书记的王平夷是知道并认可这一行动的;因此,事实上也就是说这一行动是在杭州市委的领导下进行的。由于这一时期非常短暂,大约也就是5、6个月,接下来各地方政府的第一首脑基本全被打到,而"旧"的专政机关也被彻底砸烂。于是,这段历史就成了一个永远被湮没的"插曲"。我不知道在共产党的秘密战线上,有多少城市的公安机关曾经组织过这种行动。但它无疑反映了毛泽东亲手缔造的这个政党的忠诚与效率,虽然这一次他们是被他们视为"最高统帅"的人所抛弃的。我很难判断,这些行动是否来得及留下书面文件。但由于行动的秘密性和时间短促,估计不会留下。因此,就是那一时期的档案解密,估计也很难还原这段历史。但我可以保证,我所讲述的事实是真实的。因为,参加过这一行动的一员,就曾经是一位我所熟悉的"叔叔"。

    周恩来生前多次来过杭州,把杭州打造成"东方的日内瓦"是周恩来对杭州最大的期许,这也是王平夷在位期间的工作目标。虽然,我很反感"子承父业"这种封建社会的遗毒。但如果不带偏见地就事论事,王国平在位期间,在实现"东方日内瓦"这一目标上,确实比他父亲走得更快、更远。作为一个杭州人,我们经历了"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到"中国最具商业竞争力和最适合居住的城市"的巨变。虽然,杭州的变化不是王国平一个人的功劳;但作为市委书记,王国平在其中起到作用无疑是不可低估的。

    王国平在为杭州房地产开发商"托市"上的作为曾经让杭州老百姓感到失望,而我曾经是而且至今仍然是这一政策最坚定和最激烈的批评者。但我希望这只是他的一个错误判断,当然,前提是,当他意识到这个判断的错误时,他会纠正这个错误。也许,我们应该给他时间,同时也是给我们自己时间来作出最终的判断。

    如果一个市委书记在市委、市政府各部委领导参加的会议上讲话,平均5句话就会带出一句"国骂",你会怎么看?反正我是憋不住想笑,这个王国平太可爱、太率真了!我想,这样的人不会是政客。让一个不是政客的人来当杭州的市委书记,而且他也确实想为杭州做一些实事,我觉得这已经是杭州最大的福份了;除此之外,你还想要求什么?还能要求什么呢?

http://chinayehang.blog.sohu.com/111281743.html

=====================================================================================

王国平的父亲叫王平夷,是解放初期的杭州市委书记。在文革期间被,杭州第一棉纺厂和浙江麻纺厂的职工批斗死的。所以他上台让这两个厂集体下岗情有可原的。王国平的母亲是杭州妇联的领导。他的妹妹王国娟是主管杭州市退休人员福利待遇的。王国平的夫人是原广厦房地产的财务老总,据说犯有严重经济问题,因为担心影响王的仕途,已经作了假离婚。广厦是浙江省房地产的巨鳄。所以王夫人出事后,杭州所有上榜的地产公司都为其拆资填补亏空。

王本人属于很会做官的那一类人,王一上台,为了讨好中央领导泽民,把泽民的姐姐从杭州小营社区的普通平民居所,搬家到了有警卫值班的浙江省军区,并且帮助泽民的姐姐其中的一个公子当上了浙江美术学院的院长。现在浙江美术学院在王的一手经营下,已经成了中国美术学院,泽民的外甥自然也成了部级干部。而另一位公子则无业,王国平拆资金几千万,建成的中竹大厦,让泽民姐姐的另一位公子去了该大厦做老总。后期王国平为了与近平的套近乎,故意拉拢与近平私交笃厚的蔡奇,并促成蔡奇来杭州做市长。真可谓用心良苦。

  王的人品怎么看怎么感觉象当代官场的和�。也不知道今后什么人来清算他。其实仔细想一想,杭州的市民与他总有一层间接的杀父之仇,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为杭州百姓办实事呢?不变相报复已经很好了,不知道中央领导是没发现这个问题,还是说中央领导也喜欢这样会做官的人…… 

苹果王虽然家世也不错,但是苹果王的老婆家更牛B苹果夫人家两老都是长征中顽强活下来的老红军,曾是浙江省的高官,苹果王当初从个小秘能有今天的位置也是夫人的功劳啊!    

   因此苹果王很感激自家岳母和岳父的,即便那个啥离婚后,对岳父岳母的话还是言听计从的。    至于说人家小舅子修路,这个苹果王有两个小舅子,一个是某个混充永保年轻的保健药厂的老总,和苹果王关系相当密切哒说……  

真正被传修路的那个,的确是搞房地产的,可惜和苹果王有过节的,人家修路造菜场通过的是自家的门路…….

还有苹果王的老婆绿城有没股份不清楚,但是当时出事是因为西湖北线工程。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0f1acdbc45fca27c
=================================================================================================================












【转载】PCB布线技术---一个布线工程师谈PCB设计的经验

一般PCB基本设计流程如下:前期准备->PCB结构设计->PCB布局->布线->布线优化和丝印->网络和DRC检查和结构检查->制版。

  第一:前期准备。这包括准备元件库和原理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出一块好的板子,除了要设计好原理之外,还要画得好。在进行 PCB设计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原理图SCH的元件库和PCB的元件库。元件库可以用peotel 自带的库,但一般情况下很难找到合适的,最好是自己根据所选器件的标准尺寸资料自己做元件库。原则上先做PCB的元件库,再做SCH的元件库。PCB的元件库要求较高,它直接影响板子的安装;SCH的元件库要求相对比较松,只要注意定义好管脚属性和与PCB元件的对应关系就行。PS:注意标准库中的隐藏管脚。之后就是原理图的设计,做好后就准备开始做PCB设计了。 

  第二:PCB结构设计。这一步根据已经确定的电路板尺寸和各项机械定位,在PCB 设计环境下绘制PCB板面,并按定位要求放置所需的接插件、按键/开关、螺丝孔、装配孔等等。并充分考虑和确定布线区域和非布线区域(如螺丝孔周围多大范围属于非布线区域)。
  第三:PCB布局。布局说白了就是在板子上放器件。这时如果前面讲到的准备工作都做好的话,就可以在原理图上生成网络表(Design-> Create Netlist),之后在PCB图上导入网络表(Design->Load Nets)。就看见器件哗啦啦的全堆上去了,各管脚之间还有飞线提示连接。然后就可以对器件布局了。一般布局按如下原则进行:
   ①. 按电气性能合理分区,一般分为:数字电路区(即怕干扰、又产生干扰)、模拟电路区(怕干扰)、功率驱动区(干扰源);
   ②. 完成同一功能的电路,应尽量靠近放置,并调整各元器件以保证连线最为简洁;同时,调整各功能块间的相对位置使功能块间的连线最简洁;
   ③. 对于质量大的元器件应考虑安装位置和安装强度;发热元件应与温度敏感元件分开放置,必要时还应考虑热对流措施;
   ④. I/O驱动器件尽量靠近印刷板的边、靠近引出接插件;
   ⑤. 时钟产生器(如:晶振或钟振)要尽量靠近用到该时钟的器件;
   ⑥. 在每个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入脚和地之间,需加一个去耦电容(一般采用高频性能好的独石电容);电路板空间较密时,也可在几个集成电路周围加一个钽电容。
   ⑦. 继电器线圈处要加放电二极管(1N4148即可);
   ⑧. 布局要求要均衡,疏密有序,不能头重脚轻或一头沉
   ――需要特别注意,在放置元器件时,一定要考虑元器件的实际尺寸大小(所占面积和高度)、元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保证电路板的电气性能和生产安装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同时,应该在保证上面原则能够体现的前提下,适当修改器件的摆放,使之整齐美观,如同样的器件要摆放整齐、方向一致,不能摆得" 错落有致" 。
这个步骤关系到板子整体形象和下一步布线的难易程度,所以一点要花大力气去考虑。布局时,对不太肯定的地方可以先作初步布线,充分考虑。

  第四:布线。布线是整个PCB设计中最重要的工序。这将直接影响着PCB板的性能好坏。在PCB的设计过程中,布线一般有这么三种境界的划分:首先是布通,这时PCB设计时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线路都没布通,搞得到处是飞线,那将是一块不合格的板子,可以说还没入门。其次是电器性能的满足。这是衡量一块印刷电路板是否合格的标准。这是在布通之后,认真调整布线,使其能达到最佳的电器性能。接着是美观。假如你的布线布通了,也没有什么影响电器性能的地方,但是一眼看过去杂乱无章的,加上五彩缤纷、花花绿绿的,那就算你的电器性能怎么好,在别人眼里还是垃圾一块。这样给测试和维修带来极大的不便。布线要整齐划一,不能纵横交错毫无章法。这些都要在保证电器性能和满足其他个别要求的情况下实现,否则就是舍本逐末了。布线时主要按以下原则进行:
   ①.一般情况下,首先应对电源线和地线进行布线,以保证电路板的电气性能。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它们的关系是:地线>电源线>信号线,通常信号线宽为:0.2~0.3mm,最细宽度可达0.05~0.07mm,电源线一般为 1.2~2.5mm。对数字电路的 PCB可用宽的地导线组成一个回路, 即构成一个地网来使用(模拟电路的地则不能这样使用)
   ②. 预先对要求比较严格的线(如高频线)进行布线,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边线应避免相邻平行,以免产生反射干扰。必要时应加地线隔离,两相邻层的布线要互相垂直,平行容易产生寄生耦合。
   ③. 振荡器外壳接地,时钟线要尽量短,且不能引得到处都是。时钟振荡电路下面、特殊高速逻辑电路部分要加大地的面积,而不应该走其它信号线,以使周围电场趋近于零;
   ④. 尽可能采用45º的折线布线,不可使用90º折线,以减小高频信号的辐射;(要求高的线还要用双弧线)
   ⑤. 任何信号线都不要形成环路,如不可避免,环路应尽量小;信号线的过孔要尽量少;
   ⑥. 关键的线尽量短而粗,并在两边加上保护地。
   ⑦. 通过扁平电缆传送敏感信号和噪声场带信号时,要用"地线-信号-地线"的方式引出。
   ⑧. 关键信号应预留测试点,以方便生产和维修检测用
   ⑨.原理图布线完成后,应对布线进行优化;同时,经初步网络检查和DRC检查无误后,对未布线区域进行地线填充,用大面积铜层作地线用,在印制板上把没被用上的地方都与地相连接作为地线用。或是做成多层板,电源,地线各占用一层。

   ――PCB布线工艺要求
   ①. 线
一般情况下,信号线宽为0.3mm(12mil),电源线宽为0.77mm(30mil)或1.27mm(50mil);线与线之间和线与焊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33mm(13mil),实际应用中,条件允许时应考虑加大距离;
布线密度较高时,可考虑(但不建议)采用IC脚间走两根线,线的宽度为0.254mm(10mil),线间距不小于0.254mm(10mil)。特殊情况下,当器件管脚较密,宽度较窄时,可按适当减小线宽和线间距。

   ②. 焊盘(PAD)
焊盘(PAD)与过渡孔(VIA)的基本要求是:盘的直径比孔的直径要大于0.6mm;例如,通用插脚式电阻、电容和集成电路等,采用盘/孔尺寸 1.6mm/0.8mm(63mil/32mil),插座、插针和二极管1N4007等,采用1.8mm/1.0mm(71mil/39mil)。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元件的尺寸来定,有条件时,可适当加大焊盘尺寸;
PCB板上设计的元件安装孔径应比元件管脚的实际尺寸大0.2~0.4mm左右。

   ③. 过孔(VIA)
一般为1.27mm/0.7mm(50mil/28mil);
当布线密度较高时,过孔尺寸可适当减小,但不宜过小,可考虑采用1.0mm/0.6mm(40mil/24mil)。

   ④. 焊盘、线、过孔的间距要求
PAD and VIA : ≥ 0.3mm(12mil)
PAD and PAD : ≥ 0.3mm(12mil)
PAD and TRACK : ≥ 0.3mm(12mil)
TRACK and TRACK : ≥ 0.3mm(12mil)
密度较高时:
PAD and VIA : ≥ 0.254mm(10mil)
PAD and PAD : ≥ 0.254mm(10mil)
PAD and TRACK : ≥ 0.254mm(10mil)
TRACK and TRACK : ≥ 0.254mm(10mil)
   
  第五:布线优化和丝印。"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不管你怎么挖空心思的去设计,等你画完之后,再去看一看,还是会觉得很多地方可以修改的。一般设计的经验是:优化布线的时间是初次布线的时间的两倍。感觉没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之后,就可以铺铜了(Place->polygon Plane)。铺铜一般铺地线(注意模拟地和数字地的分离),多层板时还可能需要铺电源。时对于丝印,要注意不能被器件挡住或被过孔和焊盘去掉。同时,设计时正视元件面,底层的字应做镜像处理,以免混淆层面。

  第六:网络和DRC检查和结构检查。首先,在确定电路原理图设计无误的前提下,将所生成的PCB网络文件与原理图网络文件进行物理连接关系的网络检查(NETCHECK),并根据输出文件结果及时对设计进行修正,以保证布线连接关系的正确性;
网络检查正确通过后,对PCB设计进行DRC检查,并根据输出文件结果及时对设计进行修正,以保证PCB布线的电气性能。最后需进一步对PCB的机械安装结构进行检查和确认。

  第七:制版。在此之前,最好还要有一个审核的过程。
PCB设计是一个考心思的工作,谁的心思密,经验高,设计出来的板子就好。所以设计时要极其细心,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数(比如说便于维修和检查这一项很多人就不去考虑),精益求精,就一定能设计出一个好板子。